电影无问西东中沈光耀原型竟是他?笕桥航校:民国空军的摇篮
来源:录像吧
来源:录像吧
王力宏在电影《永不放弃》中饰演的飞行员沈光耀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民族危难之际,作为清华大学高材生的他,违背母亲意愿,弃笔从军,最终与敌舰同归于尽。纵观中国空军抗日战争的历史,有许多爱国者为了国家英勇牺牲。而这其中,与沈光耀原型最接近的历史人物,便是沈崇惠。
航空救国,梦想从江桥开始
说到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中国空军英雄,不能不提到杭州东北部的一座小镇——笕桥,这里是民国时期中央航空学校(又称“笕桥航校”)的所在地足球名门盛宴,也是英雄们梦想的开始之处。
笕桥航校被誉为中华民国空军的摇篮,其起源可追溯到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思想。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驾驶自己研制的“飞行者一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持续飞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震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该飞机首次用于战争时便展现出强大的攻击力。孙中山深受启发,竭力“扩充航空事业,强盛中国”。由于多种因素,中国空军并没有真正发展成为民国中央政府管理的航空学校和训练体系。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黄埔军校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开始筹备成立“空军”。 一是成立空军行政机构——军务部航空局,加强对空军的管理;二是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设立航空班,作为空军训练机构。1930年,日本侵华野心日渐显露,蒋介石深感“无防空则无国防”,决定将航空班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选址杭州笕桥,亲自担任校长。
“江桥”因古时农民用竹节汲水耕作、饮用而得名。航校成立之初,这里犹如汲水的“竹节”,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飞行员的主要“活水源”。据统计足球名门盛宴,抗战全面爆发前,曾有600余名飞行员、数千名航空机械维修人员在这里接受训练。他们在抗战中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践行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要与敌人的舰船和阵地同归于尽”的校训!据资料显示,整个抗战期间,该校飞行系1812名毕业生中,有511人牺牲,沈光耀的原型沈崇惠就是其中之一。
出身名门,清华出身,才华横溢
沈崇惠原籍江苏江宁,太平天国起义时,为避灾,全家迁居湖北武昌。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沈崇惠出生于革命发祥地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沈家仪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大法官,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曾任上海特别市高等法院院长。母亲陈氏是贵州望族。沈崇惠幼时随父亲迁居北平。由于父亲公务繁忙,母亲在他年幼时便承担起了他的家庭教育,除了教他读书写字外,还经常给他讲岳飞、文天祥等人抗敌的故事。沈崇惠长期生活在北方,从小就“脾气暴躁”。 他敬佩这些民族英雄杀敌的事迹,心生向往。1920年春,他考入民国名将徐树铮创办的北京成大中学。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沈崇惠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沈崇惠曾在《我的自传》中写到这段经历:“当时最大的收获,不仅在军事和军国民性的培养上,而且在改变不畏艰辛的坏脾气上。”1922年,沈崇惠考入天津南开中学。由于爱好体育,体育成绩优异,但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军阀明争暗斗,外敌入侵,国家遭殃,民族受辱。沈崇惠突然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立志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学业”。 从此他努力学习,经过9个月的努力,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进入大学后,他立志要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高中时他读的是文科,学工科非常吃力,但他努力学习,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冰球、网球、篮球等运动也都精通,是清华校园里标准的“高富帅”。作为学校足球队和棒球队的队员,他多次参加区、全国性运动会,为学校乃至华北地区做出了贡献。据老同学黄忠富回忆,在一场对阵外校的足球决赛中,沈师兄的门牙不幸被球打落足球名门盛宴,血流不止。“由于情况紧急,胜负只差十二分钟,他频频握手,毫不犹豫地坚持了下来。沈师兄对集体的热爱和甘于牺牲的精神,堪称无与伦比。”他的英雄奉献精神,在学生时代就已展露无遗。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让沈崇惠极为愤慨,他和同学林文奎组织全校学生组成义勇军游行示威,行动虽然在小范围内起了一定作用,但却让他认识到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行动,是起不到救国救民实际作用的,他萌生了考入军校、用生命报效祖国的想法。
抛弃一切,忠诚报国
沈崇晖决心参军,也受到林文奎的影响。林文奎(1909—1982)广东江门新会人,毕业于杭州笕桥航校飞行班,留学欧洲4年,回国后学习空军战术,协助陈纳德创建美国空军义勇军飞虎队。他与沈崇晖、孙立人并称为“清华三杰”,相继参军,被誉为佳话。1932年,沈崇晖与林文奎清华毕业,共商去开发西北。恰逢笕桥航校首次面向社会招生,林文奎便改变主意前去应考,成为第二期飞行班学生(首批学生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直接转学而来)。 沈崇惠因故未能赶赴西北,到绥远工作。四个月后,省教育厅聘请他协助全省高中考试、运动会、赛马会。其间,林文奎多次给沈崇惠写信,介绍笕桥航校训练情况,强调空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达抗日决心。昔日从军志向再度浮现,沈崇惠在回信中自问:“对国家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上战场报效祖国,还是开发西北?”
1932年12月,沈崇惠冒着大雪赶赴北京报考航空学校第三期。两周后,他收到两封信,一封是林文奎通知他考入航空学校轰炸系,另一封是身在上海病危的母亲的来信。他心中悲喜交加,难以用言语表达。他急忙赶回上海见母亲最后一面,办完丧事后,又赶往笕桥航空学校。后来他回忆说:“心里真是无限悲痛”,“我要抛弃一切,一心报效祖国”!
笕桥航校训练十分严格,采用美式教学方式,淘汰率达50%以上,如第二期入学的100名学生中,顺利毕业的只有48人。要想顺利毕业,除要通过初、中、高级三个阶段的飞行训练外,还要通过航空战术、气象学、无线电、空中侦察、空中轰炸等课程的考试。1933年2月,沈崇晖到南京接受新兵教育。9月,由于成绩优异,他被调入“中央航校”第三飞行科。次年12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由于理论水平过硬,实际操作技能高超,他被直接留校,并被任命为空军准尉学员。 半年后,实习期满,晋升为空军少尉,正式成为航校教员,任中级飞行教员。1936年10月,“中央空军”编入两广空军,沈崇晖调往安徽广德机场第2航空队第9中队(装备诺斯罗普-2EC轻型轰炸机),晋升为空军中尉中队长。
独自一人,鲜血洒满天空
七七事变爆发后,华东局势日趋紧张。8月13日,日军以虹桥机场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14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下达第二条作战命令,命令第二、第五航空队对上海地区的日本陆、海、空军实施攻击。沈崇晖等人在第二中队副大队长孙同刚的率领下,乘坐诺斯罗普-2EC轻型轰炸机从广德起飞,抵达上海上空。此时,日军已占领杨树浦地区的公大棉纺厂、惠山码头和吴淞口海域,构筑了多处防御工事。飞行员冒着敌人猛烈的防空炮火,发动轰炸,取得首战胜利。 据资料显示,工大棉纺厂被击中起火,惠山码头被击中3发。第二中队21架飞机全部安全返航。下午又发动攻击,炸毁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及其营房,以及工大机场、惠山码头等地。日军则以舰炮组成防空网,并从航空母舰上出动飞机对我军发动突然袭击。沈崇晖等飞行员毫不畏惧,与日军斗智斗勇,多次命中目标,取得了先发制人的效果。
19日上午,沈崇晖接到命令,轰炸长江口外佘山附近的白龙港的日本航空母舰和敌舰。他和轰炸机手陈锡纯驾驶着布满弹孔的904号诺斯罗普轻型轰炸机,与另外6架飞机一起飞向吴淞口外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上空。突然,沈崇晖驾驶的轰炸机发生故障,机尾冒出浓烟。一旦火势蔓延到油箱,随时可能引起空爆。他当即决定脱离舰队,准备在最后时刻冲向敌舰,与敌舰同归于尽。他示意副手陈锡纯跳伞逃生,但陈锡纯眼神坚定,决心同归于尽:“我们的身体、飞机、炸弹,都要和敌人的军舰、阵地一起灭亡!” 沈崇晖把手中的操纵杆往前一推,驾驶满载炸弹的飞机从两千米的高空向敌方俯冲,一瞬间,飞机失速坠入海中爆炸。
沈崇晖终生未婚,只留下一篇发表在《中国空军》杂志上的《我的自传》,文章结尾写道:“精忠报国,愿以此自勉。”
此后,沈崇晖的牺牲被影视作品描绘成一艘沉没的日本军舰,甚至被写入台湾的小学教科书。但由于缺乏确切的历史证据,一再受到质疑。国民政府将他列为失踪人员,并追授他空军上尉军衔。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沈崇晖为代表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们,用青春和血肉捍卫着祖国的蓝天。正如《问西问东》诗句所说,他们赴了灾难,却如赴了盛宴。(作者:石晖||本平台图文编辑:徐厚兵)
本文标签: 中国篮球  篮球  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  NBL  比赛录像  足球名门盛宴   足球   篮球   中国足球   中国篮球   NBA   CBA   西甲   德甲   NBL   法甲  RECOMMENDED ARTICLES